新高考制度下,如何确定选考科目,既能确保未来有最大规模高校和专业可以选择,又能够获取最大化的分数,这就是一门技术活了。选科比力难,难在那里?1.新高考选考科目实行赋分制。
这不仅要自己学得好,还要看同一选考科目学生的群体条理漫衍和数量的几多。例如,物理学科,省内顶级高中学生和县域一级重高竞赛班学生大多还是会选择,省内单薄学校学生选择物理的基本是两位数。同时,物理虽然有保底基数,可是,物理(6.5万保底赋分基数)考两次也只有1300个满分,政治(2020届全省14万考生)两次满分人数会到达2800,差距达1500人。
根据比例,往后的赋分人数差距更大。那么中等条理的学生选择物理(不思量专业选择的情况下)赋分一定亏损。
现在化学学科相较于物理,选考学生数显着逐年淘汰。2.新高考录取根据总分实行分段录取制(一段、二段)。
当今社会用人对学生的第一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动不动就是211、双一流高校结业以上,公务员、事业单元招考必须本科以上等。2019年5月教育部划定了19个门类的专业必须选考物理,这使选考物理人数有所反弹,但并不没有呈暴涨趋势。
对专业并不是很在意,反而要追求高校条理的家长和学生来说,提高总分才是最重要的。3.实话说,让高一学生就要明确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倾向真地有点强人所难。再说,人的兴趣也会发生转移。
现在喜欢,不代表两年后依然喜欢。对于有明确职业倾向的学生来说,选科相对容易。例如要当临床医生的,那“化学+生物”或者“物理+化学”组合必选。
可是,我预计90%以上的学生并没有对自己有明确的职业计划,现在所思量的基本是从提高分数的角度来举行选科的。这就有个博弈的历程,很纠结。4.险些所有学校都市在高一选科组班(ST的划定基础就是一张废纸)。
有些学科随着加试内容的授课,难度值也在不停上升。所以,家长、学生又担忧选了这些科目,读着读着吃不用了,想要改成其他科目,又怕落下课程内容,又纠结。再纠结,也得根据新高考要求选择3门选考科目。
那么怎么选?一.物理选不选?从上图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仅限物理学科的高校专业做了划定:一共19个门类专业必须选物理。也就是说,从北大清华等顶级高校到独立学院,这些专业必须选考物理。(一)必须选择物理的:1 .未来高校专业肯定是要选择教育部划定的那19个门类专业的学生。
2 .总分结果优秀的顶尖学生,目的要考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中科大、国科大、浙大(理工类)、南方科技大学等八所名校三位一体招生的,能选物理还是要选物理。实话说,裸考这些学校(除了浙大)的概率已微乎其微。中科大、国科大、南方科大三位一体只考数学、物理。复旦、交大除了理工类必须考物理外,经济类三位一体招生也必须考物理。
虽然复旦、交大、浙大文科类专业也有三位一体招生,可是招考人数实在太少。(二)尽可能选物理的1.对于总分确保能上一段线,且专业倾向不显着,可以选择工科类专业的孩子来说,选择物理学科在未来填报志愿时拥有较大的优势。
那些不限学科要求的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剧增,反而投档分会提高。选考物理的,填报仅限物理学科的专业,其录取的高校条理肯定高于同等总分的不选物理的考生。有的时候,除了专业,高校的条理也是家长和考生所需要关注的。
2.男孩子能选物理的,还是要选物理。究竟未来选择专业余地大。仅限物理的本科专业有6100多个,且男生都是可以从事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增强“新基建”的决议。无论是“新基建”涉及的行业还是浙江省高校新增专业,绝大部门都是需要“物理”学科的,少部门需要“化学”学科。3 .总分结果偏弱,本科线基本考不上的,选物理有利益(固然,物理学考不能是“E”等)。
利益一:保底赋分制度的“红利”。利益二:“低分高就”的可能性。利益三:险些所有高职专科的文科类专业,在本科院校都有开设,三段生基础不具备竞争力。
反而在理工技术类专业开设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专业,例如“地铁轨道交通维护”、“汽车维修”、“直升机驾驶”等……这些专业在普通本科院校基本没有,结业生反而很吃香,还需要接纳“订单班”的形式举行造就。选物理就可以报考。(三)不必选物理的:1.未来肯定不从事工科(物理学科为主)类专业的孩子,就不要选了。因为选物理人数少,赋分制度下不划算。
如法学类、财经类、语言类、新闻流传类、公安类等专业对物理是否选考要求并不高。2.女孩子(喜欢物理的除外)能够不选物理,就不要选物理。因为物理专业选择是多,可是,女孩子未来大多会选择财经类、语言类、法学类、新闻流传类、师范类等偏文的专业,很少有高校要求选考物理。3.数学欠好的孩子,也只管不要选物理。
物理学家基本都是数学家。我们经常说一句话“物理结果好的,数学肯定是好的;数学学欠好的,物理肯定学欠好”。二.“政治+历史+地理”纯文科可不行以选?(一)从整体上来看,文科所能报考的专业比理科是要少。但下列专业,纯文都可以报考:1. 经济学类(包罗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商业、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2. 法学类3. 教育学类(包罗特殊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等)4.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罗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5. 治理科学与工程类(包罗经济信息治理、工业工程等)(这个比力少)6. 工商治理类(包罗工商治理、旅游治理、金融治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财政治理、人才资源治理等)7. 公共治理类(包罗行政治理、海关治理、土地资源治理、公共事业治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等)8. 农林经济治理类(包罗农林经济治理、农村区域生长等)9. 新闻流传学类(包罗新闻学、编辑出书学、军事新闻等)10. 社会学类(包罗社会学、社会事情等)11. 图书档案学类(包罗图书馆学、档案学等)12 . 设计学类(修建学、风物园林设计等,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也可以)(二)偏重于形象思维和影象力好,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选择文科。
(三)女孩子除非要读工科或者医学类专业,适合选文科。固然,要读复旦或交大经济学类或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类的,物理还是必选的,其他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等经济类专业不限学科,上海财大经济学不限学科,金融学限考物理、历史。其他普通类高校一般不会限制,要有,也是对历史学科有要求。(四)从学科所花时间上来看,选文科科目比理化更经济。
我们知道,物理化学多灾啊!2019年4月化学选考试题难出了新高度。有时真的很无奈,花了大量时间和功夫依然赋分不高。而对于智力一般且勤奋的孩子来说,选择纯文学科只要努力,70-85之间的基天职还是没有问题的。
(五)选择文科科目对于师资的依赖性要小于理科科目。这个大家应该是懂的。(六)一般的理工类普通本科的就业率比不外文科类普通本科专业。现在用人单元门槛越来越高,好一点的行业或单元动则本科学历“双一流”起点。
哪有那么多“双一流”高校结业生?大量的还是普通类结业生。普通公费二本学院的理工类结业生就业大多到县级微小私企,不限专业的公务员、事业编又难考。而文科类考生哪怕是独立学院的本科结业生考公务员、事业编乐成率却高的多。
因为县级部门招考门槛就是全日制本科起点即可,专业需求依次为法学、财会类、汉语言文学类、盘算机技术居多。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今年湖州市公务员招考通告。
我一直教文科考生,很多多少三本法学结业的学生考上了公务员或者获得司考资格证,当了状师。(七)从2020届起,考试时间的调整,对选考政史地的普通类考生有利。为何?因为大量艺考生(2-3万)面临着12月的省艺术类专业联考,有的还要准备来年2月的校考,哪有时间准备1月的文化课选考?艺考生选理化生的总不大有吧?只要他们到场1月选考,绝大部门就是做“分母”了。
他们可以选择不考,但谁又会放弃一次考试时机呢?横竖他们是根据艺术类考生录取,大家都一样的。可是,结果的赋分却是根据全体学科报考学生来举行的,普通类考生赋分肯定划算。
(八)无论怎么选,都比原来大文大理时,选择余地更多,至少在所有专业的60%以上。所以,不要太纠结专业选择问题。80个专业平行志愿,你也只有1个专业可以读!三.教育部新规下的高校设置新变化有哪些?(一)凭据教育部的新规,有了必选二和必选三的高校专业要求。那么,学生最好是选择“物理+化学+X”、“化学+生物+X”、“政治+历史+X”、“历史+地理+X”的组合。
这样,在未来高校志愿填报时,可以根据必选三―必选二―必选一―二选一―三选一―不限学科的专业限制顺序报考。那种“化学+政治+技术”之类的组合只能从必选一专业开始填报,时机就少了。(二)报考医学类(西医)专业,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化学+生物”,化学成为必选科目。中医学和口腔医学本科倒另有不少学校是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一的。
选考“物理+化学”,想当临床医生的,总结果要很是优秀(按录取分数看,报考北大医学院、清华(协和)医学院、复旦医学院、交大医学院、浙大8年制本博连读医学,裸考必须680分以上,选考要求“物理+化学”)。不外,宁波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这样的独立学院临床医学也是选考“物理+化学”的,但很少。绝大部门医学院要求的是选考“化学+生物”。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大本部专业排列招生计划)、温医大等要求选考“化学+生物”。
对于预计总结果660分以上的考生还是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比力稳妥。结果一般的,选考“化学+生物”。(三)报考修建学、城乡计划、风物园林设计等专业,不必一定要“物理”,有历史、地理均可以报考。
如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985高校修建学专业就是要求“物理、历史、地理”三选一即可。苏州大学(211),有生物即可报考。(四)公安类大部门专业,必须选“思想政治”学科。浙江警员学院在招生较多的“治安学”、“侦查学”、“涉外警务”、“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反恐偏向)”等专业仅限政治报考。
招生较少的“刑事科学技术”、“交通治理工程”、“网络宁静与执法”限考“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浙江招生中8个专业限考政治,2个专业限考物理,5个专业限考“物理、化学、技术”三选一。公安类院校实行传统志愿方式在提前批中填报,即在院校专业中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并有“听从志愿”可以选择。
同时,现在公安类院校招生分数也比力高,女生受招生数限制,录取分数更高。这些学生总结果还是不错的。
特别心仪公安类院校的学生,建议最好的选科组合是“政治+物理+X”。(五)结果顶尖的学生(总结果能考到660分以上),最好是“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政治+历史+地理”,还是原来的大文大理组合比力好。在高水平三位一体招生中,除了上海交大的文科校测考“语文、数学”,浙大的文科校测考“语文、数学、英语”,港中文(深圳)校测考“中文写作、英文阅读和写作、逻辑推理”外,其他对物理、化学、历史划分有测试要求。
复旦更是以“理综(物理为主)”和“文综(历史为主)”举行测试。虽然新高考举行选科,可是,传统理综、文综学科之间还是有相互促进作用的。
如果学生选科没有物理或者历史,例如选考“化学生物政治”的考生没法报考;如果在其划定的四门选考科目中少于两门的,也考不了。例如,选考“物理地理技术”的考生就没法报考。(六)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两理一文”或者”两文一理“比力好。既兼顾未来专业选择规模,也有利于提高赋分。
(七)“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专业通吃,可是,选择的却是最难的三门选考科目。除了文理兼修的优等生,只管不要选。
“政治+生物+X”或者是“生物+技术+X”的组合,是高二年级时,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最多的组合。严格按省教育厅划定,大部门学校课程设置中,高一能学考的科目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门课中选三门。在上述四门中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的话,好比某生选择“物理、化学、历史”作为选考科目,那么,高一学考掉“物理、化学、地理”三门课。
高二上所必须上的课程为“语数英物化史”,还要加上“政、生、技”三门学考科目,共9门课。而选择“政治+生物+X”的组合,高一考掉三门不选考科目,高二上所学课程为“语数英政生”加上1门“X”选考科目和1门学考科目,共7门课。按一门课一周4节算,就可以有8节自修课多出来。
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花点在语数英学科上。(八)技术学科的选科作用在削弱。
仅限“技术”的高校专业要求在19000多个专业要求中,只有1个。例如,浙工大、杭州电子科大、浙大都会学院从2020年起,都取消了“技术”的选科要求。从某种水平上讲,技术学科也就只剩下增分功效了。
有些高校专业选科要求则酿成了“物理+技术”,反而倒霉于单薄学校学生填报专业,因为相对而言,单薄学校物理选的人很少。所以,对于有选报物理的学生来说,接纳“物理+技术+X”比力好。而且,物理对通用技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物理老师转业教通用呢?(九)化学学科在2020届和2021届泛起大幅下降现象(至少在当地区已既成事实)。
未来要从事医学医药类、化工类、生命科学类、质料学类等专业的,这是必须选化学的。随着“新基建”的展开和高校相应专业的新增设置,学生可以选报的高校和专业也会增多。
从这几年高校录取投档分来看,临床医学类专业投档分很高,哪怕是独立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分数都不低。总结果不太好,即便选了化学和生物,想读临床医学专业也不容易。相反,化工类、质料类专业倒是各理工类高校招生专业中投档分相对是较低的。喜欢的话,可以思量选考化学。
对于结果一般的学生来说,选了物理,不建议选化学了。由于选考人数的下降,赋高分会变得越来越难题了。
(十)即即是同一专业,差别学校也有差别要求,考生要注意检察详细的学校要求。例如东南大学(985)、天津大学(985)修建学要求“物理、历史、地理”三选一,同济大学(985)、浙江大学(985)修建学仅限“物理”,太原理工大学(211)修建学要求“物理+化学”。
工业设计专业大部门高校都要求仅限“物理”,中国美术学院要求“物理+技术”,湖南大学则是“不限学科”。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差别学制也有要求纷歧样的。例如浙江大学8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需要选考“物理+化学”,“5+3”8年制本硕连读(含)以下学制的临床医学选考科目为“化学+生物”。
如果一个选考“物理+化学”(没有“生物”)的考生考了670分,则浙大医学院无法录取。因为,本博连读8年制2018年投档分为683分,其他够分数的浙大医学院专业,却选科不切合要求不能录取。四.学生小我私家怎么选科?(一)先读懂自己:1 . 小我私家兴趣喜好是什么?让高一的学生就能够确定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简直很难。可是,每小我私家都市有自己的兴趣喜好。
选科不就是“选自己所好,考自己所长”吗?再说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 . 小我私家学习能力专长是什么?学习能力一定存在个体差异性。
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盘算能力强的,可以适当偏理一些。影象力好,形象思维能力强,文字表达能力强,相对选文科有优势。学生得弄清楚自己在哪方面能力相对突出。
3 . 自己有无明确意向的大学和专业选择并相识该大学及专业的选科限制?既然选科涉及到未来高校专业填报的限制,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明确的高校专业倾向是最好了,那就可以很明确选定科目。惋惜,这样的学生预计只占到10%。
其余90%的学生都不太明确自己要读什么专业。这需要咨询专业人士,举行职业生涯的点拨或计划。学生也可以登录省考试院网站查询2020年高校选科要求。实在确定不了,就不要去思量了,以提高总分为依据举行选科,选择那些自己最容易获得最大化结果的学科。
4 . 有为教育认为相识自己的真实学习结果和大市的单科结果排名(不要看原始分)学生的各科结果要通过在学校,在县区,在市区的排名情况来确定选考科目比力好!原始分只对判断语数英学科强弱有用,对确定选考科目并无大用,需要看名次。样本越大,选科越准。
还要思量到当地区各学科选考学生的条理漫衍和人数的多寡。举个例子:某考生地理结果,期末全市排名800名。按湖州市上一届,有8400多人选报地理。那么该考生肯定可以进入全市选考地理人数的前10%,意味着该学生地理赋分肯定能到达91分以上。
(二)要有前瞻性1 . 高一有兴趣,结果还可以但到高二选科后难度加大的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理化生学科,包罗技术学科,选考内容和高一学考内容在难度值上是有差异的。
高一学得好,未必高二学得好。政史地学科相对好一些。就历史学科而言,所谓的加试选考内容难度值并没有比学考内容大,只是教学内容的区别而已,且高二选修三本课本选考分值只有15分左右。2 . 高一一般来说,学校对理化学科抓得紧一些,政史地学科松一些,从而误以为学理化要比学文科更好一些。
这也是学校的课程摆设效果。一般理化一周5节课,历史地理一周3节课,政治一周2节课。
再加上理化老师一般上2个班,精神相对集中。历史地理一般上4个班,政治一般5-6个班,课后领导肯定不如理化。但高二选考科目确定后,老师一般都是2个班了。课后领导时间是一样了。
3 . 不要盲从于任课教师。不能因为喜欢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误选。
因为高二分班后,你并不知道是哪位教师任教你的班级。4. 不要受所谓的学校优势学科、牢固班一定比走班好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放弃自己的优势学科。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时间的有效使用率一定是取的好结果的基础因素。天略高中新高考以来,一直是全走班的,只要治理恰当,反而有助于学生没有肩负地选择自己的最强学科。最终建议:有为教育认为无论如何选,语文数学英语最重要!高一时,这三门主科有缺陷,狠了命也要补上去!没有语数英,“野百合照样没有春天”!!!说明:这是凭据2020年在浙江招生高校专业学科要求所做的分析。现在,2021届和2022届都没有新的选科要求出台。
一般来讲,不会有太大的变更,固然也不清除部门高校在2021年做出微调。
本文关键词:yobo体育,yobo体育app官网入口,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yobo体育全站app手机下载
本文来源:yobo体育,yobo体育app官网入口,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yobo体育全站app手机下载-www.quakesite.com